大宗固废处理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、改善环境质量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。近年来,我国在大宗固废处理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,但仍面临诸多挑战。
技术创新进展:在尾矿处理方面,可从尾矿中回收有价成分,如稀有稀散金属和稀贵金属等;还能直接利用作为建筑砂石骨料、尾矿微粉等,或用于制备水泥、水泥熟料及其他建筑材料。粉煤灰利用技术不断成熟,可用于道路工程,如粉煤灰路基工程、粉煤灰沥青混合料等;在建材制品方面,可用于水泥工业、生产粉煤灰砌块、轻集料、粉煤灰砖等;还能提取矿物,如提取有价值的金属,作橡胶、塑料、板材等制品的填充材料,以及进行碳回收、造纸等高附加值回收利用。煤矸石可用于发电、生产建筑材料,如砖瓦、砌块、陶粒、板材等,还能生产陶瓷制品、矿(岩)棉、人工渔礁、土壤调理剂等产品。冶炼废渣可用于提取金属精矿、金属、金属合金、金属化合物等,也可生产水泥、水泥熟料以及多种建筑材料。
产业实践案例:以大同市为例,该市以云冈区、云州区、灵丘县为重点,辐射周边区县,针对煤炭采选、火力发电、矿山开采等行业产生的大宗固废,以分类处理、大宗利用、协同处置、高附加值利用的重点项目、重点企业和重点园区为载体,大力发展大宗固废利用处置产业。通过重点研发煤矸石、粉煤灰、脱硫石膏、尾矿等大宗固废的产业化、规模化、高质化、高值化利用处置技术,推进相关产业向专业化、标准化、信息化、规模化方向发展。目前已建成多个重点项目,增加了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能力,有效减少了固废存量,提升了利用处置水平,促进了全市绿色、可持续发展。
未来发展方向:未来,大宗固废处理将朝着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高值化方向发展。借助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,实现固废处理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,提高处理效率和质量。加强绿色技术研发,降低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环境污染,实现绿色化处理。同时,不断提高固废综合利用产品的附加值,开发高性能、多功能的新型材料,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,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。